阅读|如来不救杀业——莲池大师《竹窗随笔》选读(五十四)

阅读|如来不救杀业——莲池大师《竹窗随笔》选读(五十四)

如来不救杀业

复次,今时造业,惟杀尤甚。无论四海之广,即此一邑,于一日中所杀生命,牛羊犬豕、鹅鸭鱼鳖,动以千万,其细微者何可胜数!而春秋二时①,飨天地,祀鬼神,蒸尝②于祖考,报德报功③于先圣先贤,牲牷④之用,不知其几。而天地不矜⑤,鬼神不怜,祖考不知,先圣先贤不潜为禁止。至于如来⑥,仁覆天地,慈摄鬼神,恩逾祖考,德冠于诸圣贤,何不稍示神通,或俾现受恶报,或令还着本人,则谁不战惧改悔,而漠然若罔闻者,何也?久而思之,乃知今牛羊等,因昔造杀,报在畜生。彼旃陀罗⑦,即前所杀,转为能杀,因缘会遇,始畅本怀,定业⑧使然,无能救者,俟其业尽,然后报息。虽天中天、圣中圣,亦末如之何也已。况宿报甫平,新殃更造,因果相循,吾不知其所终也。


且往者莫谏,来者可追。则今断杀因,后无杀果,如来明训,彰如日星,为诸众生而救杀业,不已至乎?

阅读|如来不救杀业——莲池大师《竹窗随笔》选读(五十四)
阅读|如来不救杀业——莲池大师《竹窗随笔》选读(五十四)


阅读|如来不救杀业——莲池大师《竹窗随笔》选读(五十四)

注释


春秋二时:春秋二仲月(二月、八月)释奠(设置酒食以奠祭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)。


蒸尝:本指秋冬二祭,后泛指祭祀。


报德报功:报答功德。汉王充《论衡·祭意》:“凡祭祀之义有二:一曰报功,二曰修先(敬奉祖先)。报功以勉力,修先以崇恩。”


④牲牷:古代祭祀用的纯色全牲,泛指祭品。《孔传》:“色纯曰牺,体完曰牷,牛羊豕曰牲。”


:怜惜、怜悯。《书经·泰誓上》:“天矜于民,民之所欲,天必从之。”


如来:为佛十号之一。乘真如之道,而往于佛果涅盘之义,故称为如去;由真理而来(如实而来),而成正觉之义,故称如来。佛陀即乘真理而来,由真如而现身,故尊称佛陀为如来。


旃陀罗:此为梵语,华言屠者。谓屠者之家,杀心盛大,恼害众生,见者伤慈,坏善根本。比丘若行乞食,此处不可往也。


定业:一定受报的业。定业有善恶两种,善的定业,定受乐果;恶的定业,定受苦果。


阅读|如来不救杀业——莲池大师《竹窗随笔》选读(五十四)


阅读|如来不救杀业——莲池大师《竹窗随笔》选读(五十四)

译文


再说,今时世人所造的恶业,以杀生为最重。且不论国家幅员辽阔,即便是小小一个地方,一天中所杀的生命,如牛羊犬豕、鹅鸭鱼鳖,通常都是成千上万,至于微细的生命则不可胜数。而春秋两季,要祭献天地,要祀奉鬼神,要蒸尝于祖考,要报德报功于先圣先贤,供祭祀之用所杀的牲畜更不知有多少!然而天地不矜惜,鬼神不怜愍,祖考不知情,先圣先贤不潜为禁止。至于如来,仁能覆天地,慈能摄鬼神,恩胜于祖考,德冠于诸圣贤,为何不稍示神通,或者使杀生的人现受恶报,或者令他本人尝点苦头。若是这样的话,有谁不会感到颤惧而改悔。但仿佛只是漠然置之,好像没有看到、没有听到似的。这是为什么呢?经过反复思考,才明白现在的牛羊等,由于过去世造下杀业,这一世报为畜生。那些屠夫大概就是前生被人所杀的牛羊等,这世转为能杀,因缘会遇,始畅报复的本怀。这都是定业使然,谁也救不了。必须等到他们的宿业消尽了,然后互相报复的心才能平息。在他们宿业未尽之前,即使是天中天,圣中圣,对此也是无可奈何。更何况那些杀生的人,宿世冤业还未平息,又造新的罪殃。这样因果互相循环,我不知他们要待何时才能了结呢!


纵然以前所造的杀业不可挽回,但以后毕竟还是可以补救的。只要从今之后,坚决不再造杀生的业因,以后就不会再有被杀的果报。这是如来的明训,如同日月的光辉普照大地。为教众生免造杀业,没有比这更彻底的了。


阅读|如来不救杀业——莲池大师《竹窗随笔》选读(五十四)
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