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|净土难信之法——莲池大师《竹窗随笔》选读(四十九)
注释
①浅:此指浅视,即轻视之意。
②天如:元代禅师,名惟则,号天如。得法于天目山中峰明本禅师,并嗣其法。其后止住于苏州姑苏城外师子林,弘扬禅风。著有《楞严经圆通疏》《禅宗语录》《净土或问》《十法界图说》及《师子林天如和尚语录》等书。《净土或问》云:“多见今之禅者,不究如来之了义,不知达磨之玄机,空腹高心,习为狂妄,见修净土则笑之曰:‘彼学愚夫愚妇之所为,何其鄙哉!’余尝论其非鄙愚夫愚妇也,乃鄙文殊、普贤、龙树、马鸣等也。”普贤、文殊、马鸣、龙树是华严宗祖师,《华严经》末后,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故天如禅师认为轻视净土就是轻视华严。
③马鸣:佛灭后六百年出世之大乘论师,乃西土十一祖。东天竺国人,初习外道,后与胁尊者对论,深有所感而皈依佛门。因其说法时,能感群马,得解悲鸣,故曰马鸣。并有马鸣比丘、马鸣大士、马鸣菩萨等称。
④龙树:佛灭后七百年出世于南天竺,为迦毘摩罗尊者(受法于马鸣)之弟子,乃西土十三祖,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之创始人。始生之日,在于树下,因入龙宫,而得成道,故号龙树,又称龙猛、龙胜。著述有《中论》《大智度论》《十二门论》《十住毗婆沙论》等数十部。
⑤文殊普贤:文殊指文殊师利菩萨,梵语文殊师利,华言妙德,谓具不可思议种种微妙功德。普贤菩萨,“普”是遍一切处义,“贤”是最妙善义,即指普贤菩萨依菩提心所起愿行,及身、口、意悉皆平等,遍一切处,纯一妙善,具备众德,所以名为普贤。文殊、普贤共为一切菩萨之上首,常助宣扬如来之化导摄益。普贤代表一切诸佛的理德、定德、行德,与文殊的智德、慧德、证德相对,两者并为释迦牟尼佛的两大胁侍,文殊驾狮侍如来左侧,普贤乘象侍右侧,共诠本尊如来理智、定慧、行证之完备圆满。在《华严经》中明示一切佛法归于毘卢遮那如来及文殊、普贤二大士,三者并称“华严三圣”。然《华严经·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》,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经云:“愿我临欲命终时,尽除一切诸障碍,面见彼佛阿弥陀,即得往生安乐剎。我既往生彼国已,现前成就此大愿,一切圆满尽无余,利乐一切众生界。彼佛众会咸清净,我时于胜莲华生,亲覩如来无量光,现前授我菩提记。”
⑥佛谓此经难信之法:《佛说阿弥陀经》末后提到:“舍利弗!如我今者,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;彼诸佛等,亦称说我不可思议功德,而作是言:‘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,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,劫浊、见浊、烦恼浊、众生浊、命浊中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。’舍利弗!当知我于五浊恶世,行此难事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,是为甚难!”净土法门是当生成佛之法,因为这个法门难信,所以经中佛自始至终都叫着舍利弗(智慧第一),表示唯有大智者才能相信。
译文
轻视净土的人,以为念佛法门是愚夫愚妇所行道。天如和尚对这种狂妄的人加于斥责,认为他们不只是在鄙视愚夫愚妇,而是鄙视马鸣、龙树、文殊、普贤诸大菩萨。是以我作《阿弥陀经疏钞》时,尽量发挥此经的甚深旨趣。又有人以为解此经不宜太深,因为念佛法门毕竟是愚夫愚妇所行道。佛说此经为“难信之法”,不正是如此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