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|筝之灵感


分享|筝之灵感


还记得,第一次看见古筝是小时候通过电视, 屏幕上的小姐姐们玉指轻扬,如流水般的清音传入我的耳膜。一历耳根,就再难以忘记,从那时起,我便认定古筝是我最喜爱的乐器,没有之一!

2020年的9月,偶然通过“翰林寺”的公众号,了解到翰林志工团正在招募古筝组志工的讯息,怀着对古筝的向往我立即就报了名。

分享|筝之灵感

也许我和古筝有着不一样的缘份吧,零基础的我通过面试顺利入选。记得2020年10月17日是我们开班的第一天,当我第一次摸到古筝时,我仿佛感觉到每一根琴弦与我心灵相通,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传递着音符的律动。

虽然只有一年的学习古筝之路,但是却多有不易。在这一年里有寺院常住法师的支持,有多位古筝老师的辛勤付出,把我们拉扯着从古筝小白到能合奏完整的曲目。从古筝构造到弹奏指法,从古筝历史文化到曲谱乐理,老师们的细心、耐心以及毫无保留铺就了我们的成长之路。心怀感恩,唯有精进练习才不负三宝恩、师长恩。

分享|筝之灵感


分享|筝之灵感


除了每周一次的上课学习,我们平时要求每日有一个小时左右的在家练习时间,老师也会布置每周的线上作业让我们通过提交视频完成。从刚开始练习指法时的磕磕绊绊,到日趋熟练,到能够储备几首完整的演奏曲目,一切都是日积跬步,前行不辍的坚持。终于在今年的中秋节,因缘成熟,我们有了第一次登台演出的机会!

心情虽然激动,但节目的排练还是要精益求精,为了取得更好的舞台效果,从曲目、动作设计、服装、乐器摆台,老师们倾注了非常大的心血,法师也给了我们宝贵的建议。所有参与演出的师兄们在工作繁重之余,牺牲了业余时间认真且投入地反复练习。

分享|筝之灵感


分享|筝之灵感


尽管第一次演出缺乏舞台经验,我们表演的古筝弹唱《观音灵感歌》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之下顺利完成表演。在月光菩萨的清凉遍照之下,在观世音菩萨的慈眼注视之中,我们亲手弹奏的美妙筝音在道场的空中悠扬飘荡,清音绕梁。


音乐对佛教而言,是“以音声为佛事”,是“弘法之舟楫”,传统古筝曲目中有着许多以佛教为题材的“佛曲”。接触到这些古筝佛曲,能让我感悟到学筝和学佛一样,有着相通之处,也让我感应到佛法的慈悲力量,在学修中带给我诸多灵感。

分享|筝之灵感


▲古筝组志工合奏《大悲咒》


分享|筝之灵感

长期熏习


学古筝和学佛修行一样,是一个长久练习、需要耐心与坚持的过程。功夫不是简简单单、短期内速成的,要经过天天的练习,才会渐入佳境。老师经常督促我们每天必须在家有一定时间的练习,否则一天不练就会退步三天。所谓“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”就是这个道理。学佛就是要不断多闻熏习,如理作意,从初发菩提心到成佛圆满,需要有长久、不退的行愿来支撑。

分享|筝之灵感

正确引导


学习古筝刚入门时,手形等基本功不能大意,一旦刚开始没有老师正确的引导,养成错误的习惯,后期很难以再调整过来。因此选择明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。学佛也一样,自学难以成材,需要亲近善知识,有正知正见才可趣入菩提,否则很容易会误入歧途而不自知。


分享|筝之灵感


分享|筝之灵感

知错能改


“知错能改,善莫大焉”,每次提交古筝线上作业,老师都会耐心地指点我们有哪些错误与不足,这对我们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,认错是一种诚实的态度,改错是一种锐意的智慧。学佛人也应常思己过,把忏悔作为一门功课来勤习。“不怕无明起,只怕觉照迟”,心中忏悔改错的刹那,即是佛法的甘露在清净洗涤我们的身心。

分享|筝之灵感

融入生活


学习古筝,既能欣赏了解到音乐之美,又能体会到生活之美。古筝中的很多名曲,源于生活又升华生活,如名曲《渔舟唱晚》就是描绘了夕阳映照之下,渔船随波渐远的美景。因此弹好一曲古筝,演奏者心中一定要有作品描绘的画面,音乐与现实的相融,才能让古筝的意境得到展现。“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”,学佛修行也必须要融入生活。佛教是积极引导人们向善的,用智慧来圆满人生,出世与入世并不矛盾,解脱也并非离开,而是在浊世淤泥中盛开的一朵净觉莲华。

分享|筝之灵感

发表回复